實務解析 | 品類管理在中國移動集中采購的應用初探
本文在借鑒國外經驗的基礎上,結合中國移動的實際情況,基于“卡拉杰克矩陣”進行采購品類定位,構建了全生命周期品類管理模型,制定了16種采購方案以及64種采購方法,建立了4類供應商選擇評標標準,為提升集中采購質量、打造高質量的數字化供應鏈管理體系奠定了基礎。
一品類簡介
(一)國外經驗借鑒
國際運營商通常以產品特性為出發點,根據供應商基礎及產品流程維度等進行類的劃分。如法國電信將采購物資劃分為七大領域共80多類(見圖1)。
(二)品類劃分
通過借鑒國外優秀經驗,中國移動統一使用“四層分類”方式。為體現低成本、高效率,應根據供應商相似性、產品相似性推行品類管理,通過對采購業務需求和采購物資的特點進行分析,將采購物資分為6大類,具體的品類劃分如圖2所示。
二 品類采購分析
(一)品類采購策略矩陣
基于“卡拉杰克矩陣”進行采購品類定位,對“對業務的影響”以及“供應市場復雜度”兩個影響因素進行分析,形成采購策略定位矩陣(見圖3)。
定位矩陣中,對業務的影響和供應市場復雜度的評估,應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考慮。
1.對業務的影響
(1)對業務影響大的物資品類特點:單位產品采購金額大、占支出比重大、對核心業務很重要、對時間敏感等。
(2)對業務影響較小的物資品類特點:單位產品采購金額小、占支出比重很小、對核心業務不重要、對時間不敏感等。
2.供應市場復雜度
(1)供應市場復雜度較高的物資品類特點:選擇多、買方擁有較多談判籌碼、技術復雜度低。
(2)供應市場復雜度較低的物資品類特點:選擇少、買方擁有較少談判籌碼、技術復雜度高。
根據采購策略定位矩陣,對矩陣中的各類物資應采用不同的采購策略(見表1)。
(二)品類采購策略定位評估
構建評估打分表,從上述兩個維度量化供應市場復雜度和業務影響度。以促銷品和基站設備為例,分析市場復雜度和對業務影響度,評價結果如圖4所示。
根據分析結果,對物資進行策略矩陣定位,如圖5所示。其中,重新建立采購類別是指重新對各采購類別進行劃分,設法擴大同一組供應商采購的數量和金額。根據策略矩陣對采購物品定位的結果,選擇合適的采購策略方向。
三 制定品類采購策略
(一)品類策略選擇方案
通過供方和需求方的力量對比,判斷基本的采購策略,根據采購策略中的基本策略對應16種采購方案以及64種采購方法,如圖6所示。
這64種采購方法的詳細解釋見表2至表5。
可以根據供需力量評估,進行品類定位,結果如圖7所示。
根據品類定位的結果制定促銷品和基站設備的采購策略,如表6所示。
(二)品類供應商選擇方案
首先,確定招標投標過程中的技術標比例,對采購特定的采購品,確定其在招標投標過程中技術標比例的過程,如圖8所示。
在此基礎上建立五類供應商選擇模型,不同物資的招標投標關注點不同,在實際操作時應選取對應的供應商選擇方式,如表7所示。
在確定了技術標占比和供應商選擇模型后,依據表8所示的供應商選擇評標標準對不同的采購物資進行分類,確定供應商選擇方式。
四 小結
本文建立了品類分析體系,分析了總需求、總支出、分品類需求和支出。通過梳理建立了中國移動通信采購全目錄品類,不斷完善集中采購產品的統一身份。結合供應、需求、使用和維護不同角色的評價,構建了全生命周期品類管理模型,建立了標準化采購策略,為提升集中采購質量、打造高質量的數字化供應鏈管理體系奠定了基礎。
作者:李 茉 高 峰 尚整鋒
作者單位:中國移動通信集團采購共享服務中心